第569章 软实力(1 / 2)
“我同意物流产业园建在市区,因为市区商业网点集中,是配送中心的主要供、配货对象,靠近高速公路,可以缩短路程、降低运费和迅速供货,这些都是我选择在市区建设物流产业园所考虑的的主要因素。”
张县长临时改变了主意,让在座的各位都大吃一惊,刚才赵书记和张县长还振振有词,坚持要把物流产业园建在他们县城。
这又是弄的哪一出?怎么突然间变化这么大?众人摸不住头脑,只能等市领导站出来进行表决。
“大家静一静,让我说句话,张县长刚才所言极是,物流产业园建在市区,是大势所趋,而且物业产业园的发展,必定会带动各县区经济的共同发展。”
物流产业园选址的第一要素,那就是交通导向原则,毕竟交通是制约物流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选择在交通条件好、位于货运主要发生方向、距高速公路出入口较近的地方建设物流园区,既可以避免重复建设,也可大大减少资金投入,同时也防止了出现大量的货物倒流和迂回运输。
这一点,市区比各县区拥有天然的有利条件,因为市区有三大高速出口,最近的一处离市中心只有三公里距离。
另外,物流产业园还要考虑城市基础设施,因为物流产业涉及到办公、交易、仓储、运输等诸多服务环节。
完善的配套设施,具备充足的能源、水源以及良好的生活条件也是成为物流园区选址的一个重要因素。
众人听宫市长娓娓不倦的解释后,仔细考虑了一下,认为宫市长所言极是,无论放在哪一个县城,都不可能比市区更适合建设物流产业园。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僧多粥少,大家争来争去,最后都争不出一个好结果,与其建在一个偏远的地方,还不如建在交通发达的市区,而且各县区离市区并不远,正好发挥市区作为中区枢纽的便利条件。
“经过市政府的多方调研,我代表市政府决定在电子产业园北面的地块上建设物流工业园,那里交流最为便利,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当然,物流产业园有可能横跨市区和县级两地,以后市政府会统一部署,规划用地和项目建设,打造鲁西南地区最大的物流产业园。”
赵书记和张县长听后一阵高兴,正如他们所想的那样,投之以桃,报之以梨,响应市政府的意见,市政府领导不会忘记他们,虽然物流产业园没能在落户在他们县城。
从地图上看,物流产业园离市区有十公里左右的距离,离李向阳老家县城足足有三十公里之远。
市区占有有利位置,但他们老家县城也没有吃亏,相对于其他县区,物流产业园离他们县城是最近的。
而且物流产业园的建设,必定会占去县城一大片土地,以后物流产业园的发展,也可以补贴县城一部分税收。
“我这么做,有我充分的的理由,经省政府同意,我市马上就有第四个高速出站口,地点位于电子产业园南面三公里左右,以后物流产业园的货车可以从这里直接上高速,一天之内可以到达全省大部分地区。”
赵书记和张县长更加高兴,虽然天时、地利、人和让市区占去四分之三,但他们能分得四分之一,这让他们如何不满意。
“我刚才提议的体育场和篮球馆,以后将划给丁总旗下的俱乐部,把发展校园篮球和校园足球的设想贯彻执行下去。”
宫市长这番话提议的好,既取得了李向阳的支持,还给俱乐部很大的优惠,让他们把体育活动地点放在市区。
至于互联网公司,他提都没有提,因为一个大型的互联网公司,绝对不会把分公司设立于县城,只能在市区才能发展和壮大。
“咱们已经争论过,谈也谈过,以后如何发展校园经济,还需要进一步讨论。
我们以后要加强和投资商的紧密联系,提供更优质、更便利的服务,特别是李董,作为从家乡出去的人才,我们平时都很少和他相见,所以这次一定不能错过,大家都过来认识一下。”
宫市长话音刚落,现场气氛顿时热烈起来,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
等李向阳和在场的所有人见面后,宫市长拉着李向阳在沙发上坐下来。
“李董,咱们已经认识十二年,那时我在县城任县长,而你还是一个初中生,想不到十二年后,我们在这里再次相聚,你已经成为一个商业巨头,我即将步入退休的年龄。”
“宫市长,你并不显老,全市还需要你继续带领着走向富裕的道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