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75.第171章 天监之治(2 / 2)

加入书签

刘彻摸着胡子若有所思。

这里的关键不在于五经博士,而在于他已经彻底抛弃了门第。

看着那道诏书,刘彻瞬间抓重内容核心。

不问出身,只要通晓一种儒家经典并学而不倦者,经策实后就可录用为官。

即使是牛倌羊贩、寒门贱民,都可以根据才干大小试用为吏。

只要有才,不分贵贱!

这个制度可以啊。

眼中精光一闪!

好制度,拿来吧!

东晋明帝时期

正在记录种种制度的司马绍突然一愣。

中正制这就被废了?

就这么容易?

那些门阀会同意?

司马绍看着天幕,发现盲点。

“通经入仕?”

大明永乐时期

“官员升迁提拔以及人才的选拔问题历来关乎朝政稳定。”

大马金刀的坐在石墩上,朱棣端着金边玉盏吹了吹茶杯中的热气,抿了一口对朱瞻基淡淡道:

“知道九品中正制为什么会出现吗?”

一旁站立的朱瞻基恭敬道:

“爷爷,孙儿知道。”

“九品中正制得以实行的最大原因,在于汉末察举制的失灵。”

“魏武帝拥有称霸天下的雄心,更是求贤若渴,但已经腐败的察举制无法满足他的需求。”

“在这种条件下,魏武帝颁布“求贤令”,寻找能替他安定天下的人才。”

“但当时士族的影响力极大,唯才是举的求贤令无疑损害了士族的利益,于是兼顾门第与才能的九品中正制应运而生。”

朱棣放下玉盏,看了一眼朱瞻基。

“行,文史学的不错。”

“曹魏以及西晋前期,九品中正制的定品都以行状为主,家世为辅,更注重士人的才华。”

“且通过中正官的设置,可以将一直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的选官权收归朝廷,加强皇权。”

“可以说在当时是一种很符合实际,也很不错的制度。”

“但九品中正制的核心在于中正,而中正的选择权逐渐被世家大族所把控。”

“到了东晋,就形成一种不问才能,只看门第的定品取向。”

朱棣看着天幕,神色莫名地悠悠道:

“官吏的后代永远当官吏,农民的子孙永远做农民,工匠的儿子继续世代当工匠。”

“你再有才,顶多也就是个有才的种田能手,有才的雕刻匠人,有才的织布能手。”

“即使你苦苦奋斗十年,也没机会跟膏腴门第的孩子坐在一起喝酒品茶。”

朱瞻基静静听着。

朱棣抽离了自己的情绪,转而赞叹道:

“但这种现象在梁武帝朝发生了急剧变化。”

“随着梁武帝重才华轻门第的制度普及推广,再加上后期侯景之乱的发生,南方士族受到了重大摧残。”

“而到隋朝再度大一统时,寒门、高族,两种势力彼消此长,逐渐融合,渐趋平等,再没有天堑之别。”

“当然了,不少高门大姓直到唐初时仍然坚持自己的高傲,但此时的形势已是连强弩之末都算不上了。”

“而唐朝以后,什么士族啊、寒门呀、大姓,门阀,这些词汇统统成为过眼云烟。”

“梁武帝在这方面是有贡献的,他的思维和眼光早已超越同时代的大多数人。”

“虽然依然斗不过那些世家,但也可称是一代明主。”

朱棣捋了捋白须:

“就是跟唐玄宗一个毛病。”

“活得太久。”

因梁武帝即位之初在天监年间,励精图治,国势蒸蒸日上,所以史称天监之治。

一天一顿饭又不注重食物的均衡营养,却健健康康活到了耄耋之年。

萧衍也是创造了一个奇迹。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 徒儿你已经无敌了,下山去吧! 春生江上 致命游戏:全能大佬搞钱攻略 从博德之门开始的无限旅途 一剑斩天 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 大佬十代单传,我为他一胎生四宝 魔笛仙剑传之安卓公子 闪点计划 次元入侵现实 情满四合院之彪悍人生 由气人生 我,不是勇者 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 双生星火 亮剑:老李要枪不要! 人间武圣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整个诡异世界都在等着我上天 高武:我的细胞可以无限进化 大唐山海行 电力世界的糖果射手 命运拼图 未来人类世界后续 盛赋 世界,其乐无穷 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 苍白徽记 全球降临空岛:开局抽取神级天赋 帝尊总要我成神 模拟犯罪十万次,我竟成王牌神探 这间霍格沃茨不太正常 快穿年代之炮灰逆袭 遮天之无上巅峰 我团宠小师妹,嚣张点怎么了 下山后,我无敌了 慌!把前夫扔给白月光后,他疯了 全球淹没:我囤出了一座城池 重生从拒绝青梅开始 异域之星球领主 网游之菜鸟很疯狂 边关小厨娘 全人类记忆苏醒,除了我 末日:我真不是土匪 我用游戏改变了时间线 数据修仙,我在五行观证长生 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 中世纪崛起 燃尽一世 万倍返还:徒弟筑基我直接成仙 刚重生年代,被卖三百彩礼 实锤开挂反被封,反手整顿游戏业 斗破之我为雷帝 天下长宁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边吃瓜,边修仙,法宝捡到手软了 剑仙转生 武神至尊 逆天龙医 明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