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魏王之请(2 / 2)
曹操笑道:“你适才与孤说话却是夹枪带棒的,如今对子建却又如此恭敬,如何如此前倨后恭也?”
陈琦笑道:“世人皆道文人相轻,岂不知,便是如此,一方才识高绝,让另一方升不起相斗之心,自然也是会心中敬仰的。”
曹丕冷笑道:“文人相轻,自古使然。岂有敬重之说?岂不知有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之。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
陈琦道:”二公子此言差矣,自古以来,孔孟二圣皆是文人,莫非二公子看不起他们么?”
曹丕顿时语结,半晌说不出话来。
陈琦依旧道:“公子所言,不过是些量狭之徒,因才识不足,而又气量狭小,胸中无有容人之量,因此由嫉妒而暗自生恨意。下官曾记得公子曾言: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自以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
什么意思呢?文人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傅武仲(傅毅的字是仲武)因为擅长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的官职,(但)下笔千言,不知所止。”大凡人总是善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的,因此各人总是以自己所擅长的轻视别人所不擅长的,乡里俗话说:“家中有一把破扫帚,也会看它价值千金。”这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啊。当今的文人,只有鲁人孔融孔文举、广陵人陈琳陈孔璋、山阳人王粲王仲宣、北海人徐干徐伟长、陈留人阮瑀阮文瑜、汝南人应旸应德琏、东平人刘桢刘公干等七人。这“七子”,在学问上是没有什么遗漏的,于文辞没借用别人的,(在文坛上)都各自像骐骥千里奔驰,并驾齐驱,要叫他们互相钦服,也实在是困难了。我审查自己,来衡量别人,所以能够免于(文人相轻)这种拖累,而写作这篇论文。
曹丕见陈琦将他的文章解读得如此彻底,不由叹息道:“知我者,陈元甫也。奈何公在江东,丕在曹魏耳。”
陈琦笑道:“元甫幼年曾有幸读过一书,言伯牙、子期为友。互为知音,正是你我这般。传言俞伯牙为邪教长老,钟子期乃是名门护法,二人因音律而为友,闲话家常。后来,俞伯牙所在为天下不容,而攻取罚灭,俞伯牙摔琴而慷慨赴死。钟子期折箫触壁而亡,故被传为佳话。”
其实陈琦说的是金大侠所书《笑傲江湖》中的曲洋、刘正风的故事,只是在这里被陈琦改成了俞伯牙和钟子期了。毕竟对于这些三国人来说,前者他们或许知道,后者谁知道谁是谁。
曹操笑道:“元甫才情果然了得,孟德有一不情之请,还望元甫应允。”
陈琦道:“千岁有何言尽管说,若元甫可以为之,必欣然应允。不敢懈怠也、“
曹操道:”此事对元甫而言,极易耳。闻元甫为江东佐军都督,必然知道江东***,若能尽情告知,孟德必然封汝为侯也。“
陈琦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求官也好,谋权也罢,世事大抵如此。元甫与魏王一见如故,胸中有万千方略可以告知魏王,然唯独此事不能相言。毕竟此时,元甫仍是江东之臣子也,安能因私而废公耶?
魏王之所以有如今之天下,岂是靠外人卖国背主而得的?陈元甫虽然新降孙仲谋,但毕竟目前还是江东之臣,大丈夫行的端正,权利事小,名节事大,岂能为小利而失名节哉?“
曹操不由叹息道:”元甫真君子也,奈何非我所有,惜哉。“
陈琦辞别曹操,回到了馆驿,见了从人道:”魏王已然允诺共击刘备之事,但魏军新败,无力承担战争,故此急切不得。不如先使人望江东去报信,我等往狼居胥见匈奴王去。待回来时,或许一二年,或许三四年,那时曹军粮草足备,再相约共击玄德,何愁大事不成?“
一从人道:”不如作书给吴王,请其发粮与魏军,使魏军与我军共击刘备,如何?“陈琦看时,原来是从人徐茂。陈琦道:”不可,倘若我这里把粮食运过来,彼反以此为辎重来攻击我军,那又如何是好?你所言绝非良策,可再想来。“
当夜,一行人睡得香甜,倒也无人前来打扰。次日,陈琦便来与曹操辞行。
曹操道:“今日与元甫一别,不知何时再见。若将来元甫回来,若子桓为王或孟德尚在,元甫务必投效曹魏门下,成为我军之中坚,如何?”
陈琦道:”若那时陈琦依旧活着,而魏王或子桓尚在,元甫必然不负千岁之请。到那时,元甫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建业,吴王宫中,孙权看着北方对着身边人道:”子敬,元甫去了多久了?“
鲁肃道:”我王,陈琦自离开建业至今,最多不过三月有余。不过河北动荡,不等元甫回来,终是难知其祸福也。“
黑松林,一条人影在急速奔驰,身后,跟着许多灰色的身影。仔细看时,那根本就不是人的身影,而是令人心悸的野狼!
陈琦也是无奈,本来到幽州是有大路的,可向导说小路可以近三四日的路程,陈琦也是厌烦了成日间在赶路,骑马骑得|腹|股|沟|也起了泡了,自然想要早些找个地方休息休息,于是便同意向导弃大路而走小道。谁知道会遇到一群饿狼群。
陈琦仗着箭术超群,射死了几只野狼,但鲜血好像激怒了野狼的凶性,四个仆人及那个向导皆命丧狼口,而陈琦是伤害过它们族中的凶手,狼群哪里肯轻易放过陈琦呢?见陈琦要跑,哪里肯舍得?于是一路追了下来。
柴桑,周府,周胤和周循读完了书,来见母亲。问道:“娘,儿子很久没有见到元甫哥哥了,他很忙吗?”
小乔把周循搂在怀来道:“你元甫哥哥出使塞外去了,不知何时才能回来。”
周胤把嘴一瘪,泫然欲泣道:啊……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啊。元甫哥哥给我们讲了很多有趣的历史故事,讲了做人的道理。娘呀,我们觉得便是爹爹当年,也不见得比元甫哥哥有本事呢。“
小乔笑着抚摸着两个儿子的头发道:”那你们以后一定要好好跟着元甫学习知识,他会的还有很多,如果你们都学会了,你们一定会超越你们的爹爹的。“
周胤、周循点点头,然后告辞离去。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