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发展商业(2 / 2)
商业可以让双方互通有无,实现利益最大化。比如说我国粮食产量亩产不如南洋那些气候炎热地区,但制瓷手艺却是诸国之最,工匠花十天时间烧制一件精美瓷器,拿到南洋可以轻轻松松换回几百斤甚至上千斤粮食,可他若自己耕种,十天又能收获几何呢?”宁王辩解道。
段相的话成功打开了宁王的话匣子,作为有史以来唯一一个商人皇子,哪能听人说限制商业,书房的讨论彻底偏离了最初议题。
帝后二人也没打断,这事儿先讨论讨论也行。只有齐王听得云里雾里,他不懂水军也不懂什么重农抑商,为什么要把他找来旁听啊?
“陛下,臣倒是觉得宁王殿下说得有理。臣在南洋见过西洋国家的作派,除了直接武力侵占搜刮外,对于战力较强的国家,他们更多的是选择贸易。
他们生产的成品在落后的南洋十分难得,他们很轻易地就能换取大量的金银和大批廉价的原材料,而用这些原材料加工的成品又被以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价格卖回南洋,长此以往,西洋逾富,南洋逾穷。
而我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几乎在各国都是供不应求的,既如此,我朝为何要放弃这样一个富国的机会呢?”丁宁远奏道,他算是最见多识广的人了。
“若有朝一日我朝没有了这一优势,到那时又该何去何从呢?”段相被两人说的有些动了心,但仍有顾虑。
段相自己也知道经商赚钱,但经商的人多了不利于社会稳定发展也是真的,经商太不稳定了,可能一夜暴富,也能一夜之间倾家荡产。
个人遇到这事儿还有可能穷困潦倒地活下去,若是一个国家遇到这种绝境,国力衰败是真会亡国的。
“段相多虑了,你太小看商人的头脑了,他们不会允许自己丧失这种优势的,他们只会想尽办法保住自己的优势,提高自己的技术,用各种方法促使工匠改革工艺,让自己的商品一直充满吸引力。
而在这一过程中也会促使我国的技术进步,小小的一项技术进步就可能促使我国产生巨大的变化,比如之前的造纸术、活字印刷术,最近的曲辕犁、新式冶炼术,它们所带来的利益远非农业可比。”话说到这儿,宁王就想顺势努把力,让皇帝放开对商业的限制,帝后二人目前可重视技术了。
帝后二人对视一眼,他们这几年全靠经商赚钱呢,自然知道经商的好,“明日再次召开大朝会,讨论一下逐步放开商业限制的事。”皇帝做了总结发言。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