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三分息(1 / 2)
眼见受邀之人大多已到场,剩下的一些人因为,如今不在京城,也都由家人前来购买股份。
江宁朝着守在门口的锦衣卫使了个眼色,那名锦衣卫立刻心领神会,将酒楼大门紧闭,退了出去。
酒楼之外,锦衣卫与东厂番子里三层外三层,将整座酒楼围得水泄不通,就连一只苍蝇都别想飞进去。
朱由校与江宁静静地站在三楼,俯瞰着楼下热闹的场景。
眼见时辰已到,钱正秋拍了拍手,示意在场众人安静。
片刻之后,所有人都闭上了嘴,不再言语,目光灼灼地望向钱正秋。
钱正秋看着安静下来的众人,抱拳行了一礼,笑着说道:“诸位大人,今日能承蒙各位大驾光临,实在令卑职不胜欣喜。
在正式售卖大明商会股份之前,卑职先给诸位大人讲讲规矩。
今日一共出售大明商会股份七万五千股,每股作价白银四百两。
在场每位大人最多可购买五十股,也就是两万两白银。
自购买股份之日起,每年便可获得大明商会的分红。
诸位大人可别觉得花两万两银子买五十股,分到的银子不会太多。
如今,大明商会经过一年的发展,生意已遍布大明北方数省及北直隶,甚至边关互市也有所涉及。
如今,大明商会名下拥有各类商铺上千家,作坊几百家,所涉产业涵盖粮食、布匹、丝绸、药材、瓷器、烈酒、茶叶等诸多行业。
预计明年,商铺数量将扩展至一千五百多家,作坊更是能达到五百座。
今日,诸位大人每人花两万两白银购买五十股,别的卑职不敢说,明年今日,诸位大人每人最少能获得五倍利润。”
听到钱正秋这番话,在场众人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好家伙,五倍的利润,那可就是十万两白银,而且还是可持续增长的,这可比给子孙留下万亩良田实惠多了。
不少官员顿时七嘴八舌,相互交谈起来。
片刻之后,一名官员开口问道:“钱千户,本官有个疑问。”
钱正秋看着这名开口的官员,笑着说道:“这位大人请讲。”
只见那官员面露疑惑,问道:“敢问钱千户,本官若是购买了这五十股,可否转卖他人或者赠与他人?
到时,商会是否会有所干预?”
钱正秋听了,笑着回答道:“这位大人问得好。
今日,凡是购买大明商会股份的诸位大人,所购的五十股皆可转让或转卖他人。
但前提条件是,必须得到商会的批准才可进行转卖转让。
毕竟这五十股虽数量不多,但为防止有心之人趁机高价收购股份,进而打击商会,危害到大家的分红,所以才有此规定。”
钱正秋担心在场官员有所误会,赶忙再次开口道:“今日,诸位大人所购买的股份,皆可代代相传,留给子孙后代。
只要大明商会存在一日,每年便都能领取分红。
不过,为了防止有人从中算计,往后但凡有转卖或赠予股份给他人的情况,无论是购买者还是被赠予者,都得经过商会的详细调查。
只有确认无误之后,方可进行股份的购买与赠予。
另外,大明商会股份持有者,享有优先向商会购买股份的权利。
只是到那时,作价便不再是每股四百两,而是要依据商会的实际收益以及市场价值来综合核算。”
听闻钱正秋所言,不少人纷纷点头,对这些规定表示认同。
毕竟这大明商会的股份,简直就是个“聚宝盆”。
只要大明朝不倒,大明商会就会一直存在,子孙后代便可借此衣食无忧。
虽说转卖和赠送股份的限制很多,但如此一来,也能避免日后出现不孝子孙,将这难得的“聚宝盆”轻易拱手让人。
紧接着,又有几名官员相继提出疑问,钱正秋一一耐心予以解答。
半个时辰过后,在场的一众官员便再无人开口提问。
所有人的都目光灼灼地盯着木台之上的几口大箱子,那里面存放着的,正是股份文书。
眼见气氛已烘托得恰到好处,钱正秋忽然朝着三楼朱由校所在的方向恭敬地行了一礼。
朱由校微微一笑,轻轻点了点头。
在场官员正不明所以时,钱正秋猛地提高嗓音,说道:“皇上感念诸位大人忠君爱国,平日里用心做事,故而今日降下天恩。
诸位大人购买股份,只需支付五成银子,便可购得足额股份,剩下的五成银子,皇上全都给诸位大人免去了!”
听闻钱正秋这话,在场不少官员激动得不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