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什么是团结??(1 / 2)
沙州经历了一场大地震,权力出现了快速的洗牌,沙州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沙州市委向省委推荐了彭操!
彭操现在紧跟陆国良,两个人本来是抱团取暖,如今等到了春暖花开,沙州市委向省委推荐,省委常委会研究确定了彭操拟任副厅级领导。
彭操公示期过后担任副厅级干部,被提名为副市长人选,然后组织任命彭操担任沙州市开发区党工委书记。
陆国良抓住了开发区之后,市交通局,市城投公司等几个重要局的主要领导重新调整,这一次陆国良的意志也得到了很大的贯彻。
陆国良一直搞农村包围城市,他放弃了新城,开发区以及市里的各种大型项目,他一门心思就抓区县的团结,抓党群工作,抓年轻干部培养,抓区县的资源协同。
他通过搞这一套团结了一帮人,包括蔡代进,宋雅,柳军振、彭操,熊哲召,龚力等等一批区县实力派,他耐得住寂寞,受得住冷清。
如今市里出了问题,市委书记钟唯一意识到要进行权力调整,主动推动洗牌的时候,他就占据了绝对优势!
等刘湘江风波渐渐平息,市各单位的干部调整了一大批,陆国良在市里的话语权自然就起来了。
陆国良腰杆挺起来之后,特别重点维护的关系就是老宋市长的关系。
他拜访宋金波老市长,跟他讲:
“宋老,您虽然退下来了,但是您的很多发展的思想和理念依旧指导着我们的工作!尤其是当初你给我们警示,说既要抓经济建设,同时还要抓干部队伍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这一次刘湘江的案子教训深刻,这个案子让我们沙州在全省出了名,这个丑丢大了!其实这种案子如果我们早发现,早处理,何至于会造成现在这样被动局面?”
宋金波道:
“国良同志,你就别给我戴高帽子了,我一个退休的老朽,有时候市里搞退休老干部座谈,领导非得让我讲几句,我可能就会说几句不那么动听的话。
我们都当过领导干部,在领导干部的位置上,好听的话,奉承话怎么都听不完,能听到的真话少……”
陆国良是懂聊天的,专挠宋金波的痒出,说了沙州的基本情况之后,他又跟宋金波讲:
“宋市长,宋雅在资江干得很不错,很有成绩!现在女干部优势很大,刚好我在这个时候还能说上几句话,想推动宋雅再往上走一走,您这一边是什么意见?”
宋金波道:
“国良书记,年轻人的事情我管不了了!再说你看看宋雅听我这个老头子的吗?他不会听我的呀!不过有一点,宋雅还需要多历练,多摔打,多在基层抓务实的工作!
现在沙州的政治气氛不是那么好,与其在沙州工作,还不如到区县按照自己的思想为老百姓踏踏实实的搞服务,踏踏实实的干事实!”
宋金波显然不太认同陆国良的建议,陆国良想推动宋雅的提拔,也是为了自己在政治上能多盟友。
因为宋雅不仅只是她个人,她背后还有强有力的支撑,宋雅的关系至少可以追溯到雍州,甚至可能还能往上面继续追溯,说不定京城都有关系!
老宋在沙州屹立这么多年,哪怕退休之后每一任市委书记到沙州之后,都需要去拜访他,这背后的原因很耐人寻味,陆国良如此敏锐的人,他能看不出其中的原委?
而他找宋老谈宋雅的事情其实也就是个由头,拜访领导肯定要找话题了,最合适的话题自然就是子女的话题。
在当下的政治环境下,陆国良和宋雅难得的政见契合,这个时候他能不把握机会?
不仅如此,陆国良很快又进了省城,这一次他进省城拜访温晓暖书记,专门给温书记介绍沙州的形势。
他道:
“温书记,我听了您的话,在工作上一直保持耐心和积极性,尤其是特别注意坚持省委的相关精神。我不怕得罪某些领导,我实话跟您汇报,其实我们沙州的路可能走偏了!
但是我作为副书记,没有办法推翻主要领导,在这种情况下,我尽量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展开工作,经过了刘湘江这个案子,沙州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沙州主要领导也意识到之前形势的危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