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火箭出征(续集)(2 / 2)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地下三百米,林海站在直径五十米的环形装置前。这座被称为\"九章\"的量子对撞机,此刻正轰鸣着将重离子加速到接近光速。墙壁上的全息投影显示,月球传来的神秘符号正在与对撞数据产生量子纠缠。
\"能量峰值突破设计极限!\"工程师的惊呼声中,防护玻璃突然出现蛛网状裂纹。林海看到对撞核心区迸发出幽蓝光芒,那颜色与五年前太平洋上的防御网如出一辙。
**支线情节3:老兵记忆库**
在青海湖畔的荣军疗养院,92岁的抗美援朝老兵李长顺突然坐直身体。护理型机器人记录到异常脑电波——老人反复念叨着\"玉门关三星堆\"和\"青铜齿轮\",这些词汇正与他当年参与罗布泊核试验的档案产生神秘关联。
当苏晴带队前来调查时,发现老人病房的窗户上结满冰晶,这些六边形晶体竟完美复刻了龙鳞系统的分子结构。更惊人的是,李长顺用颤抖的手在平板电脑上画出了与月球圆盘完全相同的星图,标注处正是当年核爆中心坐标。
**第九章人类答卷(支线扩展)**
北京航天指挥中心,林海站在环形大厅中央。他面前悬浮着全球防御系统的控制矩阵,来自187个国家的数据流在空中交织成璀璨星河。
**支线情节4:深海奇兵**
南海3000米深处,093G核潜艇突然遭遇异常水流。声呐兵捕捉到有规律的水压波动,经破译竟是阿波罗11号登月时播放的《东方红》旋律。顺着声源追踪,潜艇在海底火山口发现了巨型金属构造体——其表面蚀刻着美苏冷战时期的航天器图纸,以及大量未公开的登月档案。
当林海调取资料时,构造体突然发射强电磁脉冲。在设备全部失效的绝境中,机电长王铁柱凭借机械钟表和六分仪,带领潜艇沿着星座方位成功脱险。这份原始导航数据,意外补全了量子定位模块的最后漏洞。
**第十章新纪元(支线收束)**
三个月后,林海再次站在珠峰观测站。少女技术员突然指着屏幕惊呼:\"它们开始变化了!\"
**支线汇聚:**
1.老周消失前拍摄的青铜圆盘影像,与李长顺绘制的星图重叠后,指向火星奥林匹斯山下的古代河道。探测器在那里发现了地球寒武纪生物化石,证明38亿年前有高等文明播种过生命。
2.敦煌壁画代码与潜艇声呐信号结合,激活了月球背面的巨型天线阵列。这个直径百公里的设备,正在将人类文明数据编译成中微子信号,发往银河系悬臂的某个年轻恒星系。
3.叶雨凝在壁画前昏迷时,大脑皮层被植入了未知信息。苏醒后她无意识写出的方程,竟解决了龙鳞系统在强引力场中的失真问题,使地球防御网能覆盖到冥王星轨道。
林海望向璀璨银河,智能军装的袖口微微发亮。那里绣着新式徽章:华夏龙纹环绕着莫比乌斯环,下方铭刻着中英双语的小字——
\"守护者联盟·太阳系分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