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恨不能早逢英主(1 / 2)
折惟忠和杜彦钧自郦靖宁的行军大营出来后,当即策马扬鞭,匆匆赶回庆州城。
进城之后,二人并未急着回住处休憩,而是径直登上城墙,仔细巡视起城防事务。
虽说元昊此次被击退,但他麾下兵马并未伤筋动骨,若是元昊趁夜偷城,一旦让他得逞,那庆州军民这十数日的艰苦坚守,可就全成了一场空,沦为他人笑柄。
此刻,在城墙之上,折惟忠和杜彦钧凝望着郦靖宁大营的方向,不禁交谈起来。
杜彦钧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钦佩:“我瞧那郦经略的大营,扎得稳如泰山,而且里头还暗藏精妙阵法,若非对兵法了如指掌之人,绝难布置出来。”
说罢,他微微一顿,忍不住感叹道,“谁能想到,这郦经略年仅十六岁。起初我还以为他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黄口小儿,一介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罢了,却没料到他领兵打仗竟有这般过人的能耐。”
折惟忠轻轻一笑,眼中满是赞赏:“这郦经略行事果决,为人更是颇具雄才大略,与他相处,如沐春风,令人倍感舒畅。
我还留意到,他麾下有一支由边境各族流民组成的番军。这些番军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而且对郦经略极为推崇。
听说统领这支番军的,乃是同州的判官,那小子可真是走了大运啊!”
倘若此刻,折惟忠与杜彦钧身旁有一位饱读史书之人,听闻二人的交谈,必定会惊愕不已。
要知道,雄才大略,还手握一支死心塌地效忠于自己的军队,这绝非一个恪守本分臣子的寻常模样。
不过杜彦钧,乃是行伍出身,他听到折惟忠对郦靖宁的称赞,只单纯地以为是在感慨郦靖宁的出众能耐,便在一旁时不时地点头附和,压根没往别处多想。
可杜彦钧浑然不知,折惟忠心中尚有未宣之于口的话。
折惟忠暗自思忖:“这般英明神武、有着雄才大略之人,堪称英主啊,只恨自己没能早些遇到。若能早日追随,说不定能携手共创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
······
西夏大营
元昊怒不可遏,对着众人一顿痛斥,随后不耐烦地挥了挥手,示意众人退下。
百花公主静静地伫立在营帐之外,目光紧锁着大帐的方向,心中暗自叹息:“皇兄自登基以来,脾气愈发暴躁乖戾,也就只有张先生能稍加劝阻。如今张先生身死,皇兄又在盛怒之下仓促兴兵,这绝非取胜之道啊。也不知明日皇兄能否冷静下来。”
想到此处,百花公主不禁微微叹了口气,神色间满是忧虑。
与此同时,被元昊痛斥的野利旺荣憋着一肚子气,回到了自己的大帐之中。
野利家族在西夏那可是根基深厚的大族。
野利旺荣和野利遇乞的妹妹野利氏,正是元昊的王后,他们兄弟二人掌握着西夏数万精锐部队,在西夏国内,那地位尊崇,权势熏天。
然而今日,野利遇乞战死,两人麾下的兵马又遭受了惨重损失,野利旺荣此刻满心郁闷,只能在帐中借酒消愁,长吁短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