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长公主要造反26(完)(2 / 2)
“伤亡如何?”阿史那云单刀直入。
“死伤过万。”赵无伤声音沙哑,“粮仓全毁,药材紧缺......”
话未说完,一个小小身影已经冲向废墟。
“昭儿!”
阿史那云急忙去追,却见儿子蹲在一处倒塌的屋梁前,正努力扒开碎石。
“父亲!快来帮忙!”
那一刻,阿史那云在儿子眼中看到了与姬小颂如出一辙的决绝。
他沉默地拔剑,一剑劈开沉重的横梁。
接下来的日子,姬昭几乎走遍灾区每一个角落。
他把自己带的干粮分给孤儿,用稚嫩的声音安慰失去家园的老人,甚至指挥侍从搭建起简易的学堂。
最令人震惊的是,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为什么不把新城建在山那边?那里地基稳固,还有温泉!”
赵无伤本想一笑置之,却在勘察地形后肃然起敬。
五岁孩童的建议,竟比工部多年的图纸更合理。
回都那日,万人空巷。
百姓们争相目睹那个传说中的神童,却见银发小公子风尘仆仆地睡在父亲怀里,手里还攥着半块没来得及送出去的麦芽糖。
姬小颂在城门亲自迎接。
她接过熟睡的儿子,轻声问:“如何?”
阿史那云望着都城的万家灯火,突然笑了:“我们的儿子,将来会是个比你更出色的执政。”
“不是执政。”姬小颂纠正道,“是开创者。”
*
十年后,十五岁的姬昭提出了废除世袭制的方案。
“既然母亲能靠才能成为执政,为什么我不能参加选举?”
他在议事厅掷地有声,“我要让天下人知道,这个位置不是靠血脉,而是靠本事!”
老臣们哗然,年轻官员却热血沸腾。
姬小颂当众撕毁了那份授予姬昭特权的诏书:“如你所愿。”
*
又过了五年,二十岁的姬昭高票当选新夏第二任执政。
就职典礼上,他做的第一件事是颁布《废奴令》,第二件事是迎娶一位农家女为妻。
阿史那云气得跳脚:“臭小子!那么多贵族千金......”
“好了。”白发渐生的姬小颂拉住丈夫,“这不正是我们想要的吗?一个不看门第的新夏。”
*
很多年后,史学家们争论不休。
有人说姬小颂开创了盛世,有人说姬昭才是真正的改革者。
但无论如何记载,都会以同样的话作结:
“新夏历一百二十年,执政姬昭退位,传位于民选贤才。自此,九州大地再无世袭,唯才是举。姬氏夫妇隐退西域,终老于雪山之下。其子姬昭毕生无子,收养孤儿数十,皆随母姓。”
最后一页的夹注里,还记着一件趣事:
据说姬昭晚年曾回到儿时玩耍的运河边,对着潺潺流水自言自语:“娘亲,我做到了。”
风吹过麦田,仿佛传来一声遥远的应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