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长公主要造反14(2 / 2)
他们脸上没有恐惧,只有决绝的希望。
“放箭!”赵无伤听到自己在下令。
弓弦震动声里,他突然抬手指向天空:“对准叛军!避开百姓!”
这个细微的指令改变了一切。
禁军们本就涣散的阵型彻底瓦解,不少人直接调转箭头射向空中。
赵无伤看见副将朝他微微点头,突然明白这些部下也早已心怀去意。
当夜,西城三万守军倒戈,带着五万百姓投奔新夏。
赵无伤回宫复命时,发现姬玄烨正在撕扯龙床的帷帐,像个疯癫的孩童。
新夏边境,洛水河畔。
姬小颂正在临时医帐为逃亡百姓诊脉,铁震山突然闯入:“执政!急报!北境蛮族攻破应国天门关,正在南下!”
帐内瞬间寂静。
一个抱着婴儿的应国妇人突然跪下:“执政大人,求您救救我们老家!蛮族所过之处,鸡犬不留啊!”
姬小颂扶起妇人,转向军事地图。
铁震山急道:“我军刚接收二十万流民,粮草虽然不缺,但若此时北上……”
“传令。”姬小颂解下执政玉佩,“第一军团留守保护百姓,我亲率第二、第三军团北上。”
“太危险了!”老将军惊呼,“万一应国趁机……”
“无须担心。”姬小颂指向地图上天门关的位置,“这里往南三百里,有三十万应国百姓来不及撤离。”
她眼中闪过决绝,“更何况,若让蛮族长驱直入,新夏也将不保。”
当新夏军旗出现在地平线上时,北境蛮族正在洗劫村庄。
他们没料到会遭遇有组织的抵抗,更没料到带头冲锋的竟是传说中的“女执政”。
姬小颂的白甲很快染成红色。
她独创的“雁行阵”将蛮族骑兵切割得七零八落,而新夏军纪严明的步兵方阵则像移动的城墙般推进。
最令人震撼的是,每当收复一个村庄,她立刻分兵护送百姓南撤。
“执政!”副将指着西面扬起的尘烟,“应国援军!”
姬小颂握紧长枪,却见那支疲惫不堪的部队打着的竟是赵字旗。
更令人惊讶的是,当他们看清新夏军旗时,竟然集体下马行礼。
赵无伤摘,蛮族主力距此不过二十里……”
两支本该敌对的军队在血与火中达成了默契。
当夜,新夏与应国残军背靠背扎营,共同抵御蛮族的三次冲锋。
黎明时分,姬小颂在阵前为伤兵包扎时,听见应国士兵小声议论:
“听说新夏当兵的顿顿有肉……”
“何止!分田免赋,娃娃还能上学堂……”
“要不……咱们也……”
赵无伤背对着这些议论,但他按剑的手始终没有动作。
当北境沦陷的消息传到应京,姬玄烨正在焚烧奏章。
他狂笑着将“蛮族距京三百里”的急报扔进火盆,转身掐住新任丞相的脖子:“朕还有十万禁军!还有……”
“陛下……”丞相艰难喘息,“禁军……只剩空营……赵统领他……”
姬玄烨跌坐在龙椅上。
此刻他终于明白,自己早已是孤家寡人。
窗外,最后一批宫人正在哄抢珍宝逃命。
他忽然想起小时候,皇姐姬小颂带他偷溜出宫,在市集买糖画的场景。
“皇姐……”他摩挲着天子剑,突然神经质地笑起来,“你赢了……你早就赢了……”
远在三百里外的战场上,姬小颂似有所感地抬头。
朝阳正刺破云层,照亮她身后绵延数十里的难民队伍。
新夏的旗帜在晨风中舒展,上面不再绣着龙纹,而是一株破土而出的禾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