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艰难推进与暗潮涌动(1 / 2)
在联盟取得一系列科研突破后,各项工作进入了艰难的推进阶段,而暗处的威胁也在悄然酝酿,形成一股暗潮。
在应对针对科研成果的安全威胁方面,尽管联盟采取了诸多措施,但那些企图窃取成果的组织并未放弃。他们开始转变策略,从直接的网络攻击转向更为隐蔽的渗透行动。一些伪装成科研人员或普通工作人员的间谍,试图混入联盟的科研机构和基地,通过内部获取关键信息。
在月球基地,一名伪装成后勤人员的间谍成功避开了部分安保系统,潜入了存储能量晶体研究资料的区域。幸运的是,基地的安保巡逻人员在例行检查时发现了异常,及时将其抓获。经过审讯,得知这只是一个庞大间谍网络的冰山一角,背后有一股强大的势力在操控,企图获取能量晶体的开采技术和神秘能量网络的研究成果,用于不可告人的目的。
“这次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的安保体系还存在漏洞,必须进一步加强内部安保措施和人员审查。”月球基地安保负责人严肃地说道。
联盟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清查行动,与各国情报机构紧密合作,打击这个间谍网络。同时,对所有科研机构和基地的安保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引入生物识别、行为分析等更先进的技术,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进入关键区域。对新入职的人员进行更加严格的背景调查,防止类似的渗透事件再次发生。
在神秘能量网络的研究上,构建量子干涉观测阵列的计划面临着巨大的技术挑战和资源需求。要在太空中精确部署数百个量子探测器,并确保它们通过量子纠缠技术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和同步,需要解决一系列复杂的工程和物理问题。
“目前我们面临的困难主要集中在量子探测器的微型化和能量供应上。这些探测器需要在极小的体积内集成复杂的量子测量设备,并且要在太空环境下长时间稳定运行,对能源的需求和管理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负责量子干涉观测阵列项目的工程师说道。
科研团队开始寻求创新的解决方案。他们尝试利用纳米技术制造超微型量子探测器,通过优化探测器的结构和材料,减少其体积和能耗。同时,研究如何利用太空环境中的微弱能量,如宇宙射线、太阳能等,为探测器提供可持续的能源供应。此外,与全球顶尖的量子通信专家合作,进一步优化量子纠缠通信协议,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速度。
在月球能量晶体的研究方面,虽然已经绘制出初步的分布图谱,但开采技术的研发遇到了瓶颈。能量晶体所处的月球内部环境复杂,传统的开采方法无法适用。能量晶体与周围岩石的结合方式特殊,任何不当的开采操作都可能导致能量晶体的损坏或能量失控释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