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罢相(1 / 2)
林山喝了一夜的酒,又拉着王冈絮絮叨叨的说了一夜的话,但第二日一早,又精神抖擞的跑回去挖金子去了。
见他已经恢复如常,王冈也就不再关注,接下来的时日,他把注意力全放到南方的战场上。
从郭逵带兵抵达广西后,交趾国的大太监李常杰,就将兵力收回交趾,便是钦、廉二州,也没有布置太多守军。
他的这般突然全面撤退的举动,却让郭逵顾虑重重,怀疑对方挖了大坑在等着他跳。
而郭逵一生行兵谨慎,少于犯险,自然不会冒冒失失的一头扎进圈套中。
他到了桂州,非但没有急于用兵,反而驻扎了下来,一面招募士卒训练,一面等待朝廷大军。
直到燕达率军到达,招募的士卒也操练了几个月,他方才出兵收复钦、廉,而此时距离二州沦陷已快一年了!
收复二州之后,他还是没有急着用兵,继续稳打稳扎,先拿广源,防止后路不稳,而后借着军威,一举攻下宋交边境上的多个战略要点。
此时可以说宋军已经扫清后患了,可以直接进攻升龙府了!他又不打了,继续在等。
王冈不知道他在等什么,起初以为他是想让盟友先行牵制交趾。
可等到占城在开始攻打交趾南部,李常杰率兵平乱,不但没成功,反而吃了亏的时候,郭逵还是没有动!
王冈就彻底不理解了!你谨慎归谨慎,但也不能放着战机白白错过吧!
你这时出兵,不管胜负,也足以让李常杰左支右绌,焦头烂额啊!
而他按兵不动,等于给了李常杰足够的时间来从容的做好布置,也把盟友的努力化为流水!
难不成,你郭仲通是古之君子,不屑去做半渡而击之事!要等对方布置好,兴堂皇之兵?
王冈想不通,更想不通赵顼为何还不发金牌催促,一点都没有他后世子孙的风范!
广西转运使每日调拨去前线的粮草,他看着都心疼,也不知赵顼是怎么忍住的!难道他改了急功近利的性子?
赵顼急不急不知道,但王冈是真的急,虽然身在后方,却日日祈祷大军获胜!
他是来刷功劳,刷声望的,万不能让大军败了,连累他风评被害!
……
王冈猜错了,赵顼并非是对交趾战事不急,而是京城发生了更大的事,他根本就没有精力去管交趾战事。
事件的起因在于王雱,他背着王安石,联合御史中丞邓绾,对吕惠卿兄弟展开了弹劾,将对方弄的灰头土脸,皆受到了惩罚。
然而他的这一举动,也彻底打破了,王安石和吕惠卿之间刻意营造出来的平衡。
吕惠卿自然不是能吃亏的人,跟着就展开了报复,矛头直指王安石,他伪造了一系列王安石的亲笔书信,这些信均有一个特点:“勿使上知!”
赵顼看了自然大发雷霆,王那么信任你,你却在
暴怒之下,他当即就把王安石叫来对质,王安石自然否认,可这种事又哪里能解释的清楚!
从赵顼找他对质那一刻,已经代表皇帝对他不信任了!
王安石失魂落魄的离开皇宫,回到家中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当即就训斥了王雱一通。
王雱也是委屈,我做这些还不是为了你!
新党现在有多少人向着吕惠卿,希望他能回来,用秋风扫落叶般酷烈的手段来打击旧党,而不是像你这般想着斗而不破!
如若吕惠卿不除,新党中人心思各异,怎么能团结在你身边,一心一意的辅佐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