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朕赏给你(2 / 2)
张佳胤心中一紧,暗自想到:那臣肯定害怕啊,可害怕有什么用,害怕就能不去吗,就能留在京师好好的做自己这个工部侍郎。
“陛下,臣不怕!臣承蒙陛下隆恩,手持陛下旨意前往浙江。只要臣行得正、坐得端,一心奉公,又有何可畏惧?臣定当竭尽全力,将浙江的事务处理妥当,不负陛下的信任与重托。”
“好,有你这句话,朕便放心了些。浙江的盐政、税赋,商税,还有那错综复杂的官场关系,都亟待整治。你此去,遇到难题尽管上奏,朕给你撑腰。但若是你辜负朕的期望,做出有负朝廷之事……”朱翊钧的眼神陡然变得冷峻,“朕也绝不会轻饶。”
“臣明白……臣都明白……”张佳胤赶紧跪地叩首,额头触地。
朱翊钧亲自将张佳胤扶起,脸上笑意盈盈,语气也轻快起来:“朕听说你有一幅清明上河图的临摹图,可是真的?”
张佳胤没想到皇帝突然谈起此事,忙恭敬回道:“陛下所言极是。臣在应天府时,偶得一幅清明上河图的临摹……”
“朕听闻你是花了两年俸禄从一位友人手中购得此临摹图……也算是一掷千金了,那两年,还是你家里面贴补你的每日用度……”
听到皇帝陛下的话后,张佳胤心中猛地一惊,这是把自己调查的清清楚楚啊,想来,要让自己去浙江,根本就不是这一天两天的事情,这是筹划许久了。
“臣平日里就爱收集些临摹字画,至于真迹,臣哪敢奢望……”
朱翊钧嘴角上扬,眼中满是自得:“那你可曾想见见真迹?朕这儿恰好有。”
“陛下有真迹。”
“哼,原本是在严嵩府中,而后严家被抄之后,便到了宫里面。”
说罢,他轻轻挥手,示意陈矩去取清明上河图。
陈矩领命,匆匆离去,不多时便带着几个太监返回,小心翼翼地捧着一幅画卷。
太监们将画卷在长案上缓缓铺开,随着那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市井画面逐渐展露,张佳胤不禁屏住了呼吸,心中暗叹:“果真是真迹!”
待画卷完全展开,张佳胤看到图末盖着的皇帝印玺,以及冯保的印,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惋惜……
心中不由暗想道:如此稀世珍宝,盖了天子印玺虽彰显皇家威严,却难免破坏了些许画作原本的韵味。这般真迹,当是天然去雕饰,让后世之人能领略其最纯粹的风采……
糟蹋了……
朱翊钧敏锐地捕捉到了他的神情,饶有兴致地问道:“张爱卿,看你神色,似有惋惜之意,所为何事啊?”
“是不是朕的印玺,提的小字,让爱卿觉得惋惜呢……”
张佳胤心里咯噔一下,脸上却赔着笑,赶忙说道:陛下明鉴,臣实无惋惜之意。只是乍见这稀世真迹,一时间心潮澎湃,许是神色间带出了别样情绪,让陛下误会了……”
“臣对陛下满怀敬仰,怎会因印玺之事心生惋惜,这清明上河图经陛下御览,提字,盖印乃是无上荣耀,是此画之幸,更是天下之幸,后人之幸……
朱翊钧看着张佳胤,嘴角噙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摆摆手道:张爱卿,你莫要遮掩了。你心中所想,朕又岂会不知。你觉得这印玺坏了画作纯粹……
“陛下错过臣了……”张佳胤赶忙说道。
而朱翊钧也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了。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市井繁华,可这盛世背后,亦有隐忧。浙江如今的局势,就如同这画卷里暗藏的细节,看似繁华,实则暗流涌动……李崇德,是张四维举荐的,当初,朕没有考虑的太多,可现在看来,不是人人都是能臣……
“你,是能臣……”
朱翊钧转身,再次看向铺开的画卷,悠悠说道:你若在浙江大有作为,将那一团乱麻理清,整治好盐政、税赋,缕清海商税,肃清官场,这幅清明上河图,朕可允你随时入宫观赏……”
“说不定,朕一高兴,就把它赏给你了。
皇帝陛下乌泱泱说了一大通,都没有最后一句来的震撼。
张佳胤连忙跪地谢恩:陛下如此厚爱,臣肝脑涂地亦难报答。臣定当在浙江鞠躬尽瘁,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而看着跪倒在地的张佳胤,朱翊钧眉头皱了皱,心里面多少有些后悔,饼,画的是不是有些大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