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崭新适应症不可思议的新术式(2 / 2)
送走宋成堂后,他径直往手术室去,道:“也辛苦各位同僚等了这么久,事不宜迟,接下来先把这台欠了六七个小时的手术还了。”
闻言,所有人的注意力立马被拉了回来。
甭管什么宋不宋教授的。
如今这群神外专家,最关心的还是许秋口中那“绝不会让任何人失望”的手术!
要知道,这个“任何人”,可是连戴楠都包括了!
如果只是小改良,戴楠估计不会认可……而能让戴楠都惊喜的新版本术式,又怎么可能简单?
……
下午三点半。
临医、神外手术室。
许秋带着人来到台前,所有一切都准备就绪。
所有人都在期待着这一次的手术。
然而此时,台上的申昆仑却是一脸的呆滞。
他现在有点懵。
中午时分,许秋给他打了个电话,说要调整病人的筛选条件。
而新的条件,竟然和之前得出的“左右互换术”应用范围相悖!
而现在这个病人,正是新一轮筛选条件下,最合适的选择之一。
除此之外,下一台手术的病人,同样出乎意料。
只是……这样的病人真的能靠互换术救回来吗?
这和之前的研究完全不匹配!
不过,既然是许秋开的口,那申昆仑即便再难以置信,也必须硬着头皮照办。
自家的大腿,不管怎样,先抱上再说!
而在申昆仑思绪乱飞时,手术也即将开始了。
这一次的病人,是一位十七岁女孩,叫邹娅玉。
长相甜美,但刚出生时因为缺氧导致脑瘫,最终出现了左手活动功能受限的问题。
而除了左手运动功能和部分姿势控制不佳之外,病人的其他方面都没有什么毛病,智力正常,甚至于还是学校的年级前三十,保底985的学霸。
不过,由于疾病,邹娅玉极度自卑。
她一直在想办法医治自己,所以经常关注该领域的各种前沿信息。
然而从十一二岁等到十七岁,却都只看到一个个教授、专家画出的大饼,最后却没有任何一个真正出现在临床上。
全部是止步于实验室。
甚至于止步于一两篇论文。
直到几天前,她看到了彭月娇、看到了许秋。
那一刻,她只觉得人生十七年来从未升起过的太阳照在了身上。
在家人的陪同下,她立马办理了学校的请假手续,飞到了协和。
可惜,那时候许秋刚好离开天都,回临医去了。
而邹娅玉则陷入了纠结。
究竟是留在协和,在这个全国第一院接受鼎鼎大名的戴教授的治疗。
还是前往一座毫不起眼的海滨城市,去一个设备仪器甚至不如自家小区附近的三甲医院丰富的临医?
最终,邹娅玉毅然决然选择赶赴临医。
不过来到临医,如愿以偿地看到贴出来的“志愿者病人招募条件”时,她感觉天都塌了。
因为上面要求……偏瘫的发生时间需要小于六个月。
显然,邹娅玉不可能符合。
她自出生就已经变成这样,何止是六个月,这是十七年的痛苦与折磨。
那一刻,邹娅玉感觉天都塌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