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指南》的真正问题学术不端(2 / 2)
赶紧把左右神经互换术带回临医,然后交给省院!
如今,省院没有能够镇院的技术。
正好就送来了左右神经互换术!
而此刻,常院士的府邸内。
常微罹一改昨日的沉郁,今天心情已经非常不错。
笑话。
这点小事,根本不可能对他造成什么威胁。
一个电话就能解决。
不过即便如此,他眼神中还是藏着一丝丝难以消解的阴翳。
自从碰到了许秋,真是诸事不顺……
好不容易看到一个符合自己脊柱内固定组要求的外科手,结果却得不到!
不过好在,如今他也不担心这个了。
“左右神经互换术,和我的脊柱内固定项目神经外科组的技术有相通之处……
“如果许秋真的能成功,那我可以不计前嫌,将他收入组中。
“即便许秋拒绝了,戴楠也没法拒绝!”
许秋可以不在乎其他,一意孤行。
但戴楠没办法。
她背后有协和医院。
协和培养了她这么多年,而一个成为院士、回报协和的机会就摆在面前,如果戴楠拒绝了,恐怕也会被人戳脊梁骨,戳一辈子。
而且,戴楠大概率也没法再面对协和上下了。
这是协和长久以来给她的顶级待遇,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手术若是出问题了,你许秋会立马身败名裂。
“而手术要是成功……这项技术立马就会进入我的项目组。而我的脊柱内固定只要一完成,地位就不只是一个院士这么简单了,而是真正不能动的学科奠基人!是全球脊柱外科第一人!”
常微罹心里有些激动。
他没有想到,在许秋这么一个小小医生身上,能看到自己往上爬的希望!
脊柱内固定术,他一个院士,都钻研了十数年。
这是世界性难题。
是所有骨科、脊柱外科都难以攻破的禁区。
若是能成,重要性远超左右神经互换术,在世界脊柱外科、骨科的历史上留名都是必然的事情……
这一点,其实从只要项目成功,作为负责人之一的戴楠也能跟着晋升院士,就能看出来……
能造就院士的项目,又岂是这么简单的?
“但愿你不要失败,否则会死得很惨。”
常微罹闭上了眼睛,安心地等待着结果。
……
而此刻,协和手术大楼、神经外科实验室。
一位位神外大佬相继进入手术室。
来到里间后,他们都保持了缄默,且都默契地退到了一边,等待着同一个人。
而这段时间,众人也相互交流眼神,算是打招呼。
而如果申昆仑在这里,大概会震惊。
这件手术室,基本上汇聚了神经外科最顶尖的那一批人。
范鑫,军医医院主任。在神经外科领域综合评分107分,断档式领先第二名30分的神外大佬。
林柏舟,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中心主任。首创双镜联合脑干肿瘤切除术,五年内完成487台四级脑干手术零死亡记录,被SCI称为脑干禁区突破手。
苏明珏,华山医院国际脑科学中心主任。至今仍然保持单日完成7台复杂脑血管搭桥手术的亚洲纪录,他研发的智能荧光导航系统使动脉瘤夹闭精准度提升至99.3%,获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金柳叶刀终身成就奖……
甚至还有不少在教材里出现过的大佬。
这些人,平日里基本不可能一起出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