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情绪又稳了(1 / 2)
第92章情绪又稳了
林圩差点一口气没上来,贾川紧跟着又说:“你若是能知错便改,与我一同将狱中淹禁之人的案子全部审理清楚,该赔付赔付,该还清白的还清白,该定罪的定罪,我可当做什么都没有看到听到,且你若是这般做了,皇上定然嘉许。”
林圩刚舒了一口气,贾川又问:“州衙粮仓中的粮食是你同意转到汉王府粮仓的”
林圩想说:你直接给我一刀得了。
“定是那郝同知恶人先告状!”林圩倒了两口气,说:
“当初他找到我,说粮仓差点被烧,说他能拦住一次,拦不住第二次,这话已算是很露骨了,这些粮食一旦毁了,仕途便也就毁了,我当时想的真不是仕途,粮仓有粮,赶上天灾人祸的,我治下百姓也可有口粥喝,若是真被烧了,唉,我知道汉王府的人做的出来,便想着只要留下粮食,管他放哪遇到天灾,皇上下旨让汉王赈灾,他也得开粮仓不是再说,说好了借放,汉王府是签字画押的,真说我要,他不给我也有凭证……”
“你想的挺美!除去每年上缴的粮食,你还能从汉王府的粮仓要出来只耗子都算你有本事!借放在汉王府粮仓,州衙不会还要给租金吧”
“是。”
贾川挠头,不耐烦的说:“你赶紧喝点药下床,先将我的人穿着安排好了,进出衙门也方便,然后你跟着我将牢狱中的事解决了,我只要活着,你便有一口气,听明白了我若是没有十足的把握,又怎敢这般张狂”
贾川说的底气十足,林圩竟是心中一暖,这一日一夜,他想了多种骑墙头保命的法子,都不如贾川这两句话管用,那颗乱跳的心,总算是踏实了些。
……
这边林圩是踏实了,那边郝文的一颗心可是快到嗓子眼了。
郝文鲜有机会见到汉王,今日竟是被叫到了书房,书房中朱高煦阴沉着脸,王斌,朱恒,韦达,枚青,钱巽一个个黑眼圈坐在下首位,朱恒半边脸还是肿的。
“王爷叫你来,是想问问贾川这个人,你觉得如何”朱恒看着躬身站在那浑身有些抖的郝文,尽量温和的问。
郝文愣住了,让他评价贾川如何措辞
“你只说说他都曾跟你说过些什么吧。”王斌不耐烦的说。
王斌可是与朱高煦真真正正并肩作战过的,如今王府军队全由他统领,他早便看不上朱恒这个人,说是谋士却无多少脑子,常常会给汉王出些馊主意,若非他拦着,昨晚又要走一步错棋!
“他,他说要将粮食运回州衙粮仓。”
朱高煦皱了皱眉,朱恒腾一下站起身,问:“你是说他知道粮仓的事”
“嗯!昨日见我面便问起这事,我照之前跟林知州所说那般,换了换词解释了,他说,他来了,不管州衙粮仓出了什么事,他扛着,命我三日内将粮食运回。”
“命你你比他品级高!”韦达提醒道。
“是是,我也是怕他将此事上报,给王爷添麻烦。”
朱高煦冷哼一声说:“你以为你拖住他,他便不上报了本王那大侄子下旨斥责事小,只怕会借机将州衙粮食收走……挑些陈谷给他送回去。”
枚青说:“王爷英明,这事儿若是办的利索,京中那位也不好说什么,姓贾的那位想借此立功怕是有点难。”
“哼!他等着本王派人去烧,本王若是不烧……他会不会自己烧,而后嫁祸给本王”朱高煦说到这里,坐直了身子又道:“这等小伎俩,王斌说的对,他是来逼着本王反的,只这一件事便可见他奸猾!”
王斌点头说:“不还粮,朝廷定会下旨交还,还了,他自己烧了而后栽赃王府,目的便是激怒王爷在未准备妥当之时起事。”
朱高煦阴沉着脸点点头。
韦达心想:情绪稳定的时候,王爷还挺像王爷的,昨晚可是差点拔剑捅了王斌。
朱高煦这个炮仗根本用不着贾川整出那么大的动静,他想杀贾川的心早就有了,可一直没能实现,之前不在自己地盘还好说,如今就在自己眼前,竟是杀不死,以朱高煦的性子,根本不会想后面可能发生什么,便会安排人再次动手。
朱恒是了解朱高煦的,所以有些事他要顺着朱高煦的性子来,因为他觉着跟稳住朱高煦比,杀个贾川不叫事儿。
可王斌不这么认为,他觉着皇上能光明正大的派贾川来,便已是一个态度,既然知道皇上的目的,避开便是了,王府眼下最需要做的是韬光养晦,暗中多方寻求支持,而不是跟一个小小判官较劲,让他蹦跶,只要王府不理会,又能如何
昨晚,朱恒见朱高煦一副咽不下这口气的样子,便坚持要在子时行动,理由便是:“若是这般放过他,岂不是让世人皆知王爷好欺谁还愿意跟在后面支持”
朱高煦很是认同,连连点头。
王斌气得顾不得尊卑说:“各方支持不是靠的能逞一时之威,而是韬略,隐忍何尝不是一种计策当年太宗皇帝何其艰难靖难之役之所以能成,全仗太宗皇帝有勇有谋,而今……”
“你是说王爷有勇无谋”朱恒拍案而起。
王斌乃一员武将,本就不擅长争辩,此刻被朱恒气得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嗓子眼,只知怒目瞪着朱恒。
朱高煦手一挥,说:“子时动手,杀!”
王斌气急,起身横在堂中,高声道:“王爷若是今晚非要动手,便先将臣斩杀了吧!”
“你当我不敢!”朱高煦也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