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火力压制(1 / 2)
第143章火力压制
清军前锋营的炮手,遭到汉军-轮散弹轰射,已经不足三分之,这些为数不多活下来的清兵炮手,他们颤抖着还在试图装填开炮反击。
之所以是颤抖着,因为他们已经离汉军的火炮阵地很近,所以能很清晰的看见百米开外,汉兵炮手正在娴熟的为火炮重新装填散弹,准备继续第二轮轰射。
而且,就在炮兵阵地的后方,已经等待多时的火铳兵,也是端起了手里的燧发枪,以线式阵型稳步向前推进。
“火铳营,推进!”
“呜呜呜呜咚咚咚咚咚~~~~”
“呜呜呜呜咚咚咚咚咚~~~~”
在军号和战鼓的交替声中,汉军的火铳兵踩着整齐划一的步伐,一排又一排的正步往前走,走的很有节奏,手里端着的燧发枪也都早已填装完毕,随时能够抬起来开枪射击。
第一排火铳兵的队长,他没有举铳,而是跟着小队的阵型,边走边不时高喝提醒:“保持队形,前进!”
一路踩着正步,稳步前进大概五十步,粗略估算应该已经到了燧发枪的有效射程,他立刻停下了脚步,接着拔刀高喊:“停止前进!重整队形!”
军令一队一队下达,后排的队长见到前排停下,跟着下令自己的队伍停下。而后各自重整队形,靠的太近的就拉开,已经走乱的就赶快恢复成原先的线列阵型。
火铳兵重整队形的速度非常快,因为早已经在日常演练过无数次,几乎每天操练都要来个几遍,就是考验t兵们的战场反应力和执行力。
“一排、二排举铳!三排、四排预备!”。
一声号令下达,第排和第二排的火铳兵,下意识便抬起了火铳,前排单膝半跪下去,后排挺直腰杆,端正火铳。
“预备!瞄准!”
“放铳!”
“砰砰砰砰!”
两排火铳兵几乎同一时刻开枪,清军阵地反应不及,也没法反应,当场倒下去一片。
按着,一排、二排火铳兵退后,三排、四排火铳兵上前,重复前轮的放铳射击。
三排、四排退后,五排、六排上前齐射,如此循环交替射击。
汉军火铳的每次齐射,都会带来成片成片的清兵倒地,前锋营为数不多的清兵炮手,已经在前两轮齐射下全部覆没,愣是一炮都没能开出来。
清军的步兵方阵,同样也被汉军火铳兵的这套线式战术,给完全打懵。
额勒登保一脸惊骇,反贼的火铳齐射放个不停,给他们带来巨大伤亡的同时,居然还稳稳压制了他的步兵方阵,不给清军的步兵半点推进和喘息的时间。
这是什么鬼战术
反贼专门研究出来,用来打对付官兵的
当然不是,但也差的不太多,因为汉军此时在用的战术,正是彼时欧洲战场的主流战术,也是最常见的战术线式战术。
线式战术针对火铳和火炮,它的优势在于能最大限度的提升军队火力密度,发挥更多数量的火炮和火铳作用。
缺点也显而易见,只适合在平坦开阔的地形作战,而且阵型变化能力差,机动性也不足,战略纵深浅,两翼极为薄弱,很容易被了解这套战术的从侧翼进行突破。
不过,这些缺点都是可接受的,没有别的原因,因为清军完全不理解线式战术,应该说连见都是第一次见到。
历史上,清军见识到线式战术的时间线,还得再往后推四十五年,等到鸦片战争期间,才会被英国军队用线式战术给狠狠上一课。
原来火铳和火炮还能这么去玩,而不是单纯的九进十连环大阵,用纯粹的火力密集压制来平推过去。
现在,距离鸦片战争还有几十年,英国人也不可能突然就过来给清军上一课。
因为在英国人眼里,彼时的满清依旧是“列强”国家,他们没有把握能真的干赢大清。就连乾隆拒绝了马夏尔尼的访华通商,英国人也只能退而求其次,继续求着乾隆和贿赂和珅等满清高官,换取在广州能私下里做些进出口贸易。
确切地说,直到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人被逼的实在没有办法,做出来的预定战略目标,也只是跟满清秀一下肌肉,表明英国不是软柿子,双方各退一步,对各自都好。
哪想到满清居然.碰就碎,纯纯纸老虎一只,这下英国人不怕了,他们看透了满清的虚实。
清军吃了没见识的亏,被汉军的线式火铳打的措手不及,额勒登保惊骇过后,没有马上陷入到慌乱。因为清军的兵力还有很多,只是死伤几百上千人,这伤亡还能承受得住,他立刻做出战略调整,调令全部的鸟铳兵列阵上前。
清军步兵的鸟铣占比很高,与火炮的比率还要夸张,几乎能占到总兵力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换算过来少说也得有几千到一万杆鸟铳。
可这些鸟铳都为火绳枪,不如汉兵燧发枪来的方便,射速也不够快,唯一的优势就是放铳时更加安全,生产起来也更便宜。
清兵的鸟铳手们没有操练过线式战术,所以面对汉兵火铳的线式齐射,只能继续搞固定的那套九进十连环密集阵型。
就跟之前的正面战场与苗人乱军作战,直接用密集的火力把反贼给击溃,再由骑兵冲杀,一举奠定战局。
可惜,想法很好,现实却很残酷,汉军不是苗人,汉军的手里也有火铳,还是更好用、射速也更快的燧发枪,用无缝钢管做出来的燧发枪,炸膛概率已经微乎其微。
清军的鸟铳刚刚列阵完毕,往前推进没儿步,就遭到了汉军火铳四面八方齐射过来的子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