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名将(1 / 2)
第139章名将
一夜乱战。
“罪将拜见大将军!”
辰龙关里的清军降将们已经跪了一地。
聂宇披着半身甲胄,手里把玩着(唯一)一把线膛短火铳,目光里略带几分审视。。
不是聂宇不搞线膛枪,而是这东西目前来说确实华而不实,需要经验极为丰富的工匠老手,手工去慢慢拉膛线,失败率高,耗时周期长,单次只能产出一把线膛枪,纯空耗人力物力。。
有这时间,我造十把滑膛枪,玩火力覆盖不好吗
至少在蒸汽机足够形成产能,能替代人工勾出膛线前,线膛枪的造价成本都打不下来,也不可能大规模量产,能做一把给聂宇防身用就很不错了。
“你们的守关主将杨芳在哪”聂宇来回把玩半晌,终于开口问道。
“杨芳早已移交给了汉军,罪将……罪将现在也不清楚。”
跪在最前的杨千总,他现在很懵,本以为关外的反贼只是前锋,却不想连反贼的大将军都到了。
怪不得,怪不得反贼能这么厉害,都能出现在他们身后,把他们前后夹住。
嗯,这几个清军降将明显是想多了,聂宇实际也才刚到辰龙关,就连大炮都还没来及卸下船。
杨芳啊!
这家伙名气挺大,算是晚清名将里比较能打的,与杨遇春算半个师徒,打仗方面可能还要青出于蓝。
如此猛将,居然能被他俘虏,关键对方似乎官职还不高,明显也是刚刚起步。
啧!
“先编入降兵营吧!”
听到这个安排,
他们还不知道,汉军哪来的什么降兵营,不过是现在没空处理这些人。等打完了湘西的十万清军,就该分一分,罪责重的拉去公审砍脑袋,废物利用,安抚民心。罪责轻的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一律抓去挖矿修路,干不死就往死里干。
来到军营医帐,里头没躺太多伤兵,伤兵也全是清兵,没一个汉兵。
辰龙关破的太仓促,还是大晚上,汉兵害怕有诈,没敢第一时间冲关,到了白天准备试探攻打。
清军已经把关门打开,跑出来投降了。
杨芳的衣甲被军医大夫剪开过,就见整条胳膊敞在外面,已经几乎不能看,还有一股子恶臭味道,明显拖得太久,伤口都开始感染溃烂,还有脓水伴着躺下。
“伤势太重,这胳膊怕是很难保得住了。”军医周学霆细看片刻,当即下了定论。
这人在历史上也算小有名气,为乾嘉时期湖湘一带名医。因为自小体弱多病,所以弃儒从医,四处游历增长见识,寻访名师参研医理。
来到汉军帐下做军医,真就是很偶然,他看到了汉军利用大蒜素,就解决了外伤感染,仔细去闻了闻,发现居然真的就是大蒜。
为了求学,便跑来汉军这边,聂宇给了他半册医学书籍,成功把他变成了汉军的永久军医。
聂宇上前询问:“怎么样还有的救没有”
“拜见大将军!”周学霆忙起身行礼。
聂宇挥手制止,说道:“这里是军营的医帐,先不用管我,这人还有没有得救,不会真要截肢吧”
中医外科一直都有,但涉及截肢的外科手术,出现时间相对较晚,最早还是在明中后期。
有一个叫陈实功的中医外科大夫,他认为外科的常规药物治疗太过保守,压根没法好好治病救人,应当以外科手术,彻底清除病人伤者的病变组织,疏通脓管,排出脓毒(感染脓血),才能更好救人。
至于华佗用麻沸散切肿瘤这事其实存在争议,因为有史料记载,可史料来源经不起推敲。
最关键的疑点,在于东汉那个医疗卫生水平,只用麻沸散便给人开膛破肚,感染致死的问题怎么解决
经过现代科学研究,当时记录的麻沸散配方,几乎没可能让病人无痛消毒,真开膛破肚,不给人疼死了,也得百分之两百感染死亡。
所以,有极大可能华佗是神医,但也没神到那么匪夷所思的地步,便如刮骨疗毒,多为后人神话杜撰而来。
“大将军,在下就实话说了吧!”周学霆显然也知道聂宇习惯,当下直言说道,“这人的胳膊我看过,应当是中了我军弩枪所伤,本来伤势不算太重。但因为拖得时间久了,加上处理不及时,又有劳累过度,箭头还没完全拔出来。现在已经感染了疫气,伤口溃烂流脓,毒气入体,便是截肢了也怕难熬得过去。”
“用这个呢”聂宇也不废话,直接掏出一瓶药物。
军医疑问:“这是何物”
聂宇说道:“麻醉药,可以麻醉身体,感受不到疼痛,还有……这是消炎药和青霉素,可以治疗感染疫气,遏制伤势进一步溃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