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麻烦大了(2 / 2)
姜晟不说话了,因为他同样没什么好的办法。
和琳战死的消息,在辰州府的他们也才刚刚知道,知道的也远不如汉军详细。汉军可是知道和琳是战死,连具体细节都晓得,而姜晟他们只晓得含糊其辞的“病逝”,依靠猜测和经验主义,觉得可能没那么简单。
刘君辅沉默片刻,忽然怒骂道:“都怪这杨芳,身为台拱营守备官,又是辰龙关守关主将,三军中枢,居然因为受不住挑衅,就自己带着亲兵,出关与敌浪战,还中敌埋伏,身负重伤,损我士气。”
姜晟没有多言,只是微微叹息一声,算是也默认了刘君辅的埋怨。
这个杨芳,还是太年轻了,换成他来坐镇辰龙关,哪会出这么大的幺蛾子,死守不出你都不会吗
幸好杨芳此刻不在辰州,听不到这俩埋怨的话,真要是知道了,怕是都得当场骂娘。
这两个混蛋,说的好轻松啊!
自己惜命不敢守辰龙关,摇人摇来了倒霉的杨芳,关键杨芳还是外省来的将官,跟本地的清兵方言不通,指挥麻烦就算了,那些辰州清军也都不怎么信任他,不怎么愿听他的号令。
这让他怎么淡定守关
关外甚至还有八旗,拿着个大喇叭扰乱军心,要是不亲自出手驱赶,岂不是真得出大事
刘君辅问道:“我们现在还有多少兵马”
他跟姜晟,一个是湖南巡抚,一个是湖广提督,生气归生气,真要啥事不管,那真不好跟朝廷交差。
姜晟说道:“可战之兵不足两千,都是新募乡勇,至于骑兵,姑且还有二百多骑,另有二十多条小船,三条大船……”
说到最后,连姜晟也不好说下去了,实在太穷了,穷的叮当响。
堂堂一省巡抚,手里才两千可战之兵,还都是新募的乡勇,骑兵更是才二百不到,其中有半数都骑的驴子。
实在是湘西的十多万大军,负担太大了,全有湖南省都撑不住,现在湖南大半都没了,就湘西几个府的地盘,姜晟这巡抚都快成光杆司令了。
“才两千可战之兵”刘君辅也被震惊得不知道该怎么说。
他是湖广提督,官秩从一品,而湖南巡抚实际官秩从二品,加侍郎衔才到正二品,按照文贵武贱的原则,他跟姜晟这巡抚也应该算平级。
可实际不是这么论的,若是清初刚开国那会儿,提督确实权力很大,对全省军队有直接的指挥权和管辖权,而巡抚只有节制权力,节制通常就是监督,具体能不能干预指挥,全看皇帝要不要授予巡抚更大权力。
真正能越过提督,管辖军队和行政,还得总督才有这么大的权力。
可这种提督、巡抚互相牵制的情况,一直到乾隆终于变了,因为乾隆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制,搞出了“年终密考”制度。
说人话,就是让各地督抚每三年大考核以外,可以额外的给皇帝上折子打小报告,汇报省内官员,包括提督这最高军事长官在内,一切不法违规事项。
好家伙,巡抚拿到了这个权力,那还得了
自此开始,提督名存实亡,只能沦为巡抚的傀儡,省内军政大权,也被巡抚完全掌控,只有总督能节制巡抚,而无提督牵制巡抚。
乾隆真是天才啊!
“两千战兵,恐怕无济于事啊!”刘君辅说道。
姜晟说:“汉贼大军迫近辰龙关,杨守备又身负重伤,必须尽快请求湘西大军北上。”
刘君辅说道:“可和帅刚刚病故,湘西大军没有挂帅主将,谁来主持大局”
姜晟摇头:“不知道,先发信书,还有,辰龙关不是抓到一个八旗俘虏吗让他们把人送回辰州。”
刘君辅无奈点头:“只能如此了!”
二人私下商定,没人提出要派兵去救辰龙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