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天命讨伐(1 / 2)
第97章天命讨伐
拄着九节杖的杨丰,漫步在香积寺的战场上,在无数混战的士兵间,寻找着那些垂死的伤兵。
然后把他们戳进去。
就像个捡垃圾的拾荒者,只不过是地狱里的拾荒者。
在他身旁依然不断有士兵倒下,倒在堆积的死尸,流淌的鲜血中。
这场囊括了关陇甚至西域唐军精锐和河北唐军精锐的血战,几乎可以说是盛唐的挽歌,为保李家江山而来的前者和跟随安禄山起兵的后者,在这血腥的一天里倒下了十几万人,光后者被斩首就有六万,还不算前者阵亡的数量。
仅仅几个时辰。
十几万人倒在了这片战场,自此盛唐的四十八万精锐边防军们成为历史。
在这之后就是新一代的藩镇,新一代的骄兵悍将了。
那些互相砍杀的士兵们,多少有些茫然地看着这诡异的一幕。
不过没人打扰他。
毕竟大家都在厮杀中,谁也顾不上管他,尤其是在发现他走过的地方,那些重伤等死的都消失后,就很默契的都不去打扰他了。倒是很快就有参战的将领发现了他,甚至派出一队骑兵,试图过来看看,但战场太乱,这队骑兵刚出动,就被地方一队骑兵盯上,然后也变成混战中的一部分。杨丰继续向前,甚至会在那些最惨烈的战场旁停下,等着双方士兵给他制造更多重伤的,轻伤的没必要收,毕竟这场战争对于双方来说都还得持续多年,但重伤的就没必要留下等死了。
这都是真正精锐。
其中一部分就是李嗣业带着万马救中原的那批安西军。
哪怕是叛军那边,也几乎囊括了安禄山的范阳精锐们。
“让一让,让一让!”
在前方士兵的稍微退却中,杨丰拄着九节杖走进尸山血海。
双方士兵们默默看着他。
他手中九节杖猛然一杵地面,周围那些重伤的,就像被吸入的垃圾,纷纷飞向他的九节杖,然后消失在里面,他满意地看了看剩下轻伤的,后者因为不知道怎么回事,正惊恐地跑向自己一方的同伴。
“继续吧!”
杨丰说。
双方士兵互相看着。
其中一方默默扔掉了他们的武器。
“不打了无聊,我要看到血流成河。”
杨丰说着走过他们,继续走向下一处血流成河的战场。
……
夕阳西下。
化作一道金光落下的他,看着那些沉默中的名将们。
“怎么样,看着一个强大帝国在自己的浴血奋战中建立起来,看着他走到强盛的巅峰,王忠嗣应该告诉你们什么是开元盛世了吧然后再看着这个盛世变成尸山血海的乱世,看着你们那繁华的都城,变成尸骨如山的人间地狱,诸位心里是何种感受”
杨丰说。
“既然大唐还有百年国运,盛世终究还会回来。”
王忠嗣愤然说道。
“没有了,不会再回来了,接下来的百年是藩镇割据,皇帝被宦官控制甚至废立,是一次次藩镇叛乱,是吐蕃三次攻陷长安,是一百来年里国都六陷,天子九迁。
怎么,你以为安禄山是终极
错,他只是开始。”
杨丰说道。
说着他再次划开了裂隙。
“有兴趣跟着我去看看不到两年后的大唐节度使们,是怎么为了避免战争结束,故意让六十万大军,被五万敌军击溃吗”
他说。
邺城的大崩溃,就是那些节度使们心照不宣的,他们不想战争结束,靠着这场战争,他们已经成为事实上割据一方的藩镇,如果战争这么早结束,就意味着朝廷更容易收回权力。对他们来说需要战争继续,所以六十万大军围攻邺城,除了李嗣业肯拼命,其他绝大多数都是在划水,然后等到史思明南下,就顺势来一场崩溃。
可以说邺城之战,才是唐朝真正藩镇割据时代的开端。
人心变了。
然而……
并没有人走进裂隙。
“好吧,那我就自己去接一个人,你们在这里等着,莫要乱跑。”
杨丰说。
说完他走进裂隙。
然后很快又回来了,顺便把一个中年武将扔出。
紧接着转身又劈开空间裂隙。
“香积寺,怎么回事”
那武将惊愕地看着眼前夕阳下一片血红的大地。
因为叛军已经溃败,唐军正在清理战场,砍下叛军的首级,他甚至目瞪口呆地看着一队驰骋的骑兵,为首大将拎着一柄陌刀,骑着一匹骏马,一副很威风的模样。
“嗣业,亲眼看着自己驰骋沙场,是否有些怪异”
王忠嗣黯然说。
后者这才发现他。
“清源公,您如何在此”
他惊愕地说。
他俩肯定认识啊!
只不过李嗣业之前官职比王忠嗣差的有点大,后者已经是身兼四节度使时候他只是安西军一名将领。
当然,并没有人回答他,他在这里属于绝对的小字辈……
哪怕和王忠嗣比,他也是小字辈。
后者按着时间算,这时候已经五十多了。
李嗣业也就四十出头。
就在他的懵逼中,杨丰已经笑着重新走进空间裂隙,很快再次走出,又甩下一个人,这个就没有认识的了,他站在那里同样懵逼地看着眼前的战场,突然就要往山下跑,被旁边罗士信一把抓住。
“放手,某家在新丰!”
他怒道。
然后他就要推开罗士信。
但眼看罗士信没松手,推就改成了拳头。
罗士信避开同时抓住他手,拧他胳膊试图把他按住,但居然也没拧过,立刻意识到这家伙武力值不低,紧接着干脆抱住,准备往下摔,后者同样抱住了他,两人变成角力,王海宾上前,他儿子也赶紧上前,两人各拉一个,向外拽开两人……
“阁下此前在何处”
王忠嗣很干脆地问道。
“我为契丹所困坠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