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蛮夷,畏威而不怀德!【求月票】(2 / 2)
“哦”
慕容顺眼睛一亮,不由得道:“这么说的话,只有我才能求娶到大唐公主”
“那是当然,你是大汗最器重的王子,除了你……”
“王子!吐蕃大论禄东赞求见!”
还没等巴托乌把话说完,门外就传来了一道禀报声。
慕容顺与巴托乌听到禀报声,不由微微一愣,旋即互相对视。
却听慕容顺疑惑道:“他怎么来了”
“兴许是有什么事吧”
巴托乌皱了皱眉,而后当机立断道:“先不用管他,听听他说什么,再决定如何应付他!”
“好!”
慕容顺应了一声,很快就让人将禄东赞带了进来。
“禄东赞见过吐谷浑王子!”
“呵呵,大论客气了,不知大论来找小王,所为何事啊”
“这个.”
禄东赞犹豫的看了眼巴托乌,旋即笑着说道:
“不瞒王子,我刚刚跟鸿胪卿聊了求娶大唐公主的事,结果鸿胪卿刚答应帮我,大唐太子就邀请我去观看什么军事演习,实在是盛情难却啊!”
“你说什么”
慕容顺听到禄东赞这话,不禁大吃一惊:“你说鸿胪卿已经答应帮你求娶大唐公主了!”
“是啊!”
禄东赞笑眯眯的点了点头,忽又响起什么似的,道:“听说王子也打算求娶大唐公主,不知情况如何啊…..”
“这”
“大论见笑了,这事还没个定论呢!”
正当慕容顺准备回答禄东赞的时候,巴托乌连忙插嘴道:“其实我们也不知道结果,倒是大论说的军事演习,在下颇为感兴趣,不知能否为在下解答,何谓军事演习”
“呃….”
禄东赞嘴角一抽,心说这个巴托乌果然是个老狐狸!
不过,既然不能从慕容顺的嘴里套话,他也不打算给对方提供什么有用的信息,于是打着哈哈道:“所谓军事演习,不过是一些军阵演练罢了,没什么好稀奇的!”
说着,眼珠子一转,又意味深长的看向慕容顺二人,道:
“要说军阵演练,你我双方的军队,好像也不比大唐军队差多少嘛,是不是啊”
“这”
慕容顺二人闻言,明显的愣了一下,不过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这话有口头结盟的意思。
于是‘呵呵’一笑,表示这话说得有道理。
然而,正当他们准备深入交流的时候,门外又传来了一道声音:“奉大唐太子教令,特邀吐谷浑使者到城外观看大唐军事演习!”
“这…..”
三人互相对视,不由哑然一笑。
很快,他们便一起出了房间。
而跟他们一起走出房间的,还有高句丽使者李思远,高延寿,倭国使者苏我静香,犬上御田锹,药师惠日理,以及西突厥使者和其他二十九国的使者。
虽然他们或多或少都猜到了李承乾的目的,但大唐的军队,他们又不是没有见过,再厉害的军阵,也不过是一场演练。
真正到了战场上厮杀起来,还不知道谁输谁赢呢。
毕竟大唐要面对的不是一国,而是多国。
所以,他们并没有将这次‘军事演习’放在心上。
而另一边,经过了一阵长时间的尴尬,沉默,李世民最终还是没忍住开口。
却听他沉沉的道:“你之前对二十九国提出的要求,到底是什么意思还有那两个条件,为何要让他们用我们的钱币!”
“在回答父皇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问父皇一个问题,我大唐缺铜吗”李承乾淡淡的反问道。
尽管他依旧不想搭理李世民,但李世民提出的疑问,他却不得不回答。
因为他之后还需要李世民配合他。
只见李世民稍微沉吟,便摇头说道:“不仅是我大唐缺铜,往上的隋朝,南北朝,甚至汉朝,都缺铜。因为我华夏大地本身就缺铜,再加上春秋战国时期大量使用铜制武器,导致很多铜矿都被开采一空了。”
“这样一来,到了我大唐这一朝,自然是缺铜的。其实不光缺铜,连金银也缺。”
“想不到父皇懂得还挺多的。”
李承乾笑着打趣了李世民一句,又话锋一转:“不过父皇说的没错,我华夏大地确实缺乏铜矿。”
“既然你知道我大唐缺铜,为何还要让那些邦国用我大唐的钱币”李世民板着脸问道。
李承乾笑了笑,旋即拿出一张银票,接着道:“我说的钱币,可不是铜钱,而是银票!”
“什么!”
李世民吃了一惊,不由得道:“你要让他们用这种纸当货币”
“对啊,有什么问题吗”李承乾有些好笑的反问道。
问题大了去了!
李世民白了李承乾一眼,仿佛看傻子一般的看着他,道:“你凭什么觉得,他们会答应你,用这种纸当钱币”
“因为这张纸能兑换相应的铜钱,或者金银!”
“什么意思”
“比如这张纸,也就是银票,它的面额是一贯钱,我能用它到钱庄兑换一贯钱。如此一来,父皇还觉得它只是一张纸吗”李承乾笑着问道。
“这”
李世民迟疑了一下,然后不由自主的看向长孙皇后。
只见长孙皇后也来了兴趣一般的问道:“我儿的意思是,你打算用这些银票,从番邦异国手中换取等量的金银”
“哈哈哈,还是母亲聪明!”
李承乾仰头大笑,而后兴趣十足地道:“大唐银票,是世上绝无仅有的一种新型钱币,一旦各国开始接受这种钱币,大唐就能以银票必须等量金银兑换为由,让各国将金银送到大唐,才发放等量的银票给他们。”
“原来如此。”
李世民也仿佛明白过来似的,兴奋道;“如此一来,那就相当于我们用一堆纸,从他们手中换取了无数的金银。”
“不错!”
“哈哈哈!太好了!”
李世民想到各国的财富会源源不断的涌入大唐,顿时笑得脸颊通红。
但长孙皇后比起他,却显得颇为冷静。
只听长孙皇后又若有所思的道:“虽然我儿的想法很好,但母亲还有一事不明,万一他们拿着银票,大量兑换钱庄里的金银,又该怎么办”
“这个母亲不用担心,大唐的钱庄都是有兑换额度的,不是你想兑换多少,就兑换多少。”
李承乾笑着解释道:“而且,一旦大唐开始运作银票,朝廷就会立刻要求所有番邦异国,以后与大唐的交易,只能用银票。”
“如此一来,他们手中的银票就成了流动的外汇。除了用外汇与我大唐交易,他们便没有别的途径。”
“只要他们国内开始流通银票,这个时候的银票,价格必定上涨,有时候一贯钱的银票,价值不止一贯钱,也就是说,这个时候,谁先炒作银票,谁就有利可图。”
“那么到了这种情况,母亲觉得,他们接下来会怎么做”
“这”
听到李承乾的解释,长孙皇后明显的瞳孔一缩。
因为李承乾说的银票价格上涨,是必然会出现的情况。
毕竟番邦异国从大唐运回去的铜钱,都要比大唐铜钱本身的价值高。
而同样的道理,他们从大唐运回去的银票,价值自然要高于大唐银票本身的价值。
那么,一旦炒作银票有利可图,各国接下来要面临的情况就是,国民疯狂兑换大唐银票,直到把国内的金银兑光为止。
想到这里,不仅长孙皇后,就连李世民都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狠毒!
实在是太狠毒了!
若不是自己亲儿子,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真想远离他。
越远越好。
“承乾.”
“父皇,母后,蛮夷畏威而不怀德,不用可怜他们!”
李承乾平静的说道,然后缓缓站起来,目视长安城方向:“他们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