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仁忠兵败环州城(1 / 2)
凛烈的风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子,无情地刮过环州城外的荒野,发出凄厉的呼啸。
灰黄色的天空低垂着,仿佛随时都会压下来,将这片萧瑟的土地彻底吞噬。
仁忠裹紧了厚重的皮裘,但这丝毫不能抵御刺骨的寒意。
他焦虑地来回踱步,沉重的脚步声在寂静的雪地里格外清晰,如同敲击在他心头的一记记重锤。
从庆州到环州,原本计划好的粮道被神不知鬼不觉地切断了。
仁忠怎么也想不通,究竟是哪里出了纰漏?
他原本以为,察哥和李乾顺两路大军齐出,大梁的军队必然自顾不暇,自己率领二十万大军攻打环州,不过是探囊取物。
可如今,察哥和李乾顺兵败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将他震得头晕目眩。
他成了孤军深入,二十万大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包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更要命的是,军中粮草只够支撑两日,两日之后,这二十万大军将变成一群饿狼,而他,就是被撕碎的第一块肉。
环州城头,狄坤望着城下黑压压的西夏军队,脸色苍白如纸。
城中只有一万兵马,如何抵挡得住这二十万大军的猛攻?
他不安地看向身旁的薛嗣昌,声音颤抖着问道:“经略使,如今……如今该如何是好?”
薛嗣昌神色平静,仿佛城下那如潮水般涌动的敌军根本不存在。
他眯起眼睛,目光如炬,仿佛能穿透层层迷雾,看清事情的本质。
“狄将军不必惊慌,”他语气沉稳,带着一股令人安心的力量,“仁忠的粮草撑不了几日,他不敢攻城。”
城头上,大梁的旗帜迎风猎猎作响,这鲜艳的颜色,在西夏士兵眼中是如此刺眼。
他们曾经的统帅,环庆王薛嗣昌,如今却站在了他们的对立面。
这种背叛,比凛冽的寒风更让他们心寒。
一个身材魁梧的番人骑着高头大马,缓缓来到城下。
他仰起头,朝着城楼上的薛嗣昌大声喊道:“薛嗣昌!你背叛西夏,投降大梁,难道不怕太子殿下治你的罪吗?!”
薛嗣昌轻蔑地一笑,声音在风中显得格外清晰:“我已归顺大梁,大梁皇帝陛下已经赦免了我之前的罪过,太子又能奈我何?”
番人脸色一变,厉声道:“你以为大梁太子会容忍你这种叛国之人?他最恨的就是背信弃义之徒!你以为你投降了,就能高枕无忧了吗?”
薛嗣昌哈哈大笑,笑声中充满了不屑:“我的罪过,大梁皇帝已经赦免了。至于其他的……”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地扫过城下的番人,语气冰冷,“恐怕你们没有机会看到了。”
城下的番人闻言,脸色变得更加难看。
他咬了咬牙,正要开口,却见薛嗣昌摆了摆手,打断了他即将出口的话。
“你们回去告诉仁忠,”薛嗣昌的声音带着一丝戏谑,“让他趁早卷铺盖滚回西夏,否则……”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这二十万大军,怕是要全部葬身于此了。”
番人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被身边另一个番人拉住了。
那番人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他的脸色顿时变了,犹豫地看了薛嗣昌一眼,然后调转马头,朝着西夏军营奔去。
薛嗣昌望着远去的番人,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他转过头,对狄坤说道:“狄将军,传令下去,加强戒备,仁忠……很快就会有动作了。”
狄坤虽然不明白薛嗣昌为何如此笃定,但还是立刻下去传达命令。
城楼上,气氛紧张而凝重,只有猎猎作响的旗帜,在诉说着这乱世的风云变幻。
“大帅……”一个低沉的声音在仁忠耳边响起,“薛嗣昌拒绝投降……”
仁忠的脸色阴沉得可怕,像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
↑返回顶部↑